如何拜师入道

    经常有朋友问我:道长,要如何皈依道教?如何才能拜师?

    很多朋友对道教充满着神往,那么,该如何学习道教?进而学道、修道、进而问道呢?

    关于如何皈依道教这一话题,今天就带大家学习:

皈依

    道门中的“皈依”指的是皈依“道、经、师”三宝。

  《早晚功课经》中有《三皈依》:“第一皈依无上道宝,当愿众生,常侍天尊,永脱轮回。第二皈依无上经宝,当愿众生,生生世世,得闻正法。第三皈依无上师宝,当愿众生,学最上乘,不落邪见。” 

    皈依道,意味着追随心灵的指引,以道心修正自我。在这条道路上,常念圣号成为了解脱之钥,一颗虔诚的心,常怀感恩之情,便能脱离轮回之苦。皈依于道,乃是心灵解脱的根本,是对内在真实的归属。

    而皈依经,则是这条道路的指南和支撑。经书如同一面镜子,反射着大道之理,照亮我们内心的黑暗,启迪我们的智慧。在修行的过程中,我们不断擦拭自我,以经法来照亮内心,使道心得以显现,最终悟道成真。因此,经便是我们修道成道的桥梁,我们修行的依凭。

    皈依师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师父是我们的导师和引路人。他们身怀道德,以慈悲之心教导众生。皈依后,我们应当恭敬每一位同修之人,视师父及其他有道之人如同师长尊敬,以身作则,引导他人信道奉道行道。将普渡众生视为己任,将渡人视为最大的功德。

    然而,皈依的目的并非财富、名利或病痛的解脱,而是心灵的彻底解脱。在这条道路上,学习发愿,渡人渡己,成为了我们的最终目标。因为在这条道路上,真正的解脱并非个体的追求,而是心灵的升华,为救渡众生,为皈依而行。

    所以说,三皈依,乃昔之圣贤,度人入道,第一步上升之路,第一重入德之门。成仙成道,成圣成贤,莫不从此三皈依起首。

    所以说,皈依三宝需要的是诚心与机缘。

当你遇到了一位德行修为都被认可的道长开始,就迎来了拜师寻道的机缘。

皈依的流程

    祖天师“五斗米设教”,按照道教的祖制,凡入教者,均需缴纳五斗米作为入教的费用。

那么,想成为道门弟子,也分为多个层次。

1、 学道弟子

    学道弟子是没有正式拜师的学生。也是作为弟子在拜师前的第一个阶段。这时,只要向师父交纳一定的学费就可以跟师父学习。

    学道弟子不可以直接称呼师父,只能称呼先生或者老师。师父对于学道弟子只有“教学”的义务,没有其他的义务。

    当然,也有特殊的机缘,师父可以直接让徒弟略过这一阶段。

2、 记名弟子

    记名弟子可以看做是试用期的弟子。

    往往是学道弟子中有较好素质者,为师父所认可的。这时,可以加递拜帖,记下名字,成为后备,也有考察的性质。

    这时,师父会传授进一步的知识给记名弟子。同时,也会考察弟子的德行素质。

3、 入门弟子

    入门弟子就是真正的“徒弟”了。作为入门弟子,可以列入门墙,登堂入室。这时,师父会为徒弟举行专门的拜师仪式。

    师父会给徒弟“回徒贴”、并在拜师仪式上上表至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”。天地为鉴,此时,师徒二人都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。

   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。入门弟子对于师父是要有养老送终的义务,永不背叛师门。同时,师父也要教导徒弟的言行举止。并为徒弟的行为承担一定因果。

    在正式成为入门弟子之后,根据师父的安排,待徒弟德行圆满,就可以出师了。在此期间,根据道门的规定,会给徒弟进行传度/冠巾、授箓/传戒等。

您可能还喜欢...